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分工
高端装备制造业
国际竞争力
摘要: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层次发展,国际分工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转变价值链分工,传统的分工是以比较优势为依据运行的,新分工为不同产品之间、同一产品不同环节之间及不同价值链环节之间运行的,并且这些价值创造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分散,由此形成全球价值链分工。这种新颖的国际分工形式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并在该体系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改革开放42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数百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排在世界前列,具有工业体系完整、国内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但同时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产品附加值略低,总体上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徘徊。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我国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位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是现代产业的引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牢固支柱,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动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无法撼动的地位,可显著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必争之地,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繁荣发展是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加大力度对高端装备制造业进行培植,使其成为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突破口、成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渠道。因此,实践的发展要求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度分析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寻求战略对策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关于全球价值链分工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与影响机制,理论基础部分主要阐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微笑曲线”理论、国际分工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竞争力理论,影响机制部分主要是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的发展进行分析,阐明选取典型细分行业的原由和增加值的来源分布,然后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增速的现状进行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划分为航空及卫星应用制造行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四大细分领域;第四部分是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析,主要基于与典型国家的比较来进一步分析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选取典型国家与我国进行横向比较,典型国家分别选取了以美国、德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与我国同等层次的以金砖国家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然后通过计算我国、发达国家和其余金砖国家的DVA指数、NRCA指数和RCA指数来分析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哪些问题。通过计算这些指标来分析并比较这些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情况,找出我国的优势与劣势,并知晓我国的亮点和同别国的差距,将我国的优点继续发挥的淋漓尽致,学习他国的优势来弥补我国的劣势,从而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下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利用Eviews10.0软件,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基于论文分析的相关因素构建模型,实证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这几个因素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然后进行多组检验,分别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检验,最后得出实证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第六部分是根据文章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