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
茶叶贸易
摘要:
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额达202578.72万美元,是2000年的4.64倍。20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额增长迅速,哪些因素带来了中国茶叶出口的增加,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如何,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基于不同需求的贸易理论等为指导,在对世界茶叶进口和中国茶叶出口的产品以及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再将2000至2019年间中国在主要市场的出口数据组成面板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利用stata软件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法(OLS)估计,探究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因素。最后利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别对茶叶在世界市场和在中国香港、东盟、摩洛哥、欧盟四个中国最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变化进行测算,分析竞争力等因素对中国茶叶出口额变化的影响及贡献程度。考虑到中国茶叶出口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同,本文分了四个阶段对茶叶出口额的变化进行测算:第一阶段(2000-2002年)负增长期,这一时期中国茶叶出口额呈现负增长。第二阶段(2003-2008年)高速增长期,这一阶段的增长率都超过10%以上。第三阶段(2009-2014年)波动增长期,这一时期中国出口额保持增长,但增长率波动较大,最高达23.07%,最低仅2.11%。第四阶段:2015-2019年稳步增长期。这一时期中国茶叶出口额逐年增长,增长率稳定在9%左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世界最重要的进口市场是欧盟、巴基斯坦、美国、俄罗斯、埃及和东盟,占据了60%左右的茶叶进口份额;世界进口份额最高的茶叶种类是3kg以上的红茶,其次是3kg及以下的红茶、3kg及以下红茶、3kg以上绿茶和3kg及以下绿茶,红茶的进口份额在减少,绿茶进口份额增加,增长最快的是3kg以上的绿茶。第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之一,出口额最高的四个市场依次是中国香港、东盟、摩洛哥和欧盟。四种茶叶的出口额由高到低分别是3kg以上绿茶、3kg及以下绿茶、3kg以上红茶和3kg及以下红茶;3kg及以下绿茶的出口份额下降,3kg及以下红茶出口增长最为显著。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中国茶叶出口在世界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第三,中国的茶叶产量、进口国人口数量和作为东盟成员都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正向影响因素,SPS和进口关税是主要负向影响因素;两国之间的距离对茶叶出口没有影响;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两国之间的汇率、TBT和进口国人均GDP没有通过检验。第四,世界进口规模的扩大为中国茶叶的出口提供了更大的需求,但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在四个阶段不断减弱。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水平显著提高。2000至2002年,中国茶叶竞争力较弱,且出口结构与世界进口需求不相适应,导致出口额负增长。2003至2008年,中国茶叶的竞争力依旧比较弱,但产品结构与进口需求较好的适应以及进口规模的增长带来了出口的高速增长。2009至2014年,竞争力有所提升,竞争力效应由负转正,成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因素。2015至2019年,竞争力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第五,中国茶叶的竞争力在四个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中表现不同:在中国香港和东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始终保持着对茶叶出口的促进作用;在摩洛哥市场的竞争力效应对出口额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但也均为正,并且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也不强,但在呈现出增强的趋势,2014年开始对茶叶出口的影响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