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国际竞争力
竞争力提升路径
灰色关联分析
摘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汽车企业也纷纷寻找出路,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各环节,积极探寻价值链升级的道路。然而,大部分中国企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主要从事零部件组装,整车制造的环节,产业附加值低且可替代性强。此外,过去学者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多局限于国内视角,研究视角多聚焦于某省市间的产业群或重点合资企业,对于探寻全球价值链提升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来研究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路径。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以及竞争力提升的相关文献与研究进行梳理,然后对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现状以及价值链各环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汽车产业存在创新投入比不高、上下游行业分散以及关键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等现象。其次,本文在遵循指标建立标准与依据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从全球价值链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可持续环节四个方面选取了4组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建立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变异系数法以及灰色关联分析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和分析。实证环节为了了解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价值链的总体竞争力和各环节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与具体原因,实证Ⅰ选取了我国2010年至2020年的价值链数据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纵向分析;在实证Ⅱ中,本文选取了2018年至2019年的数据对世界汽车五大国展开了产业竞争力的横向对比。最终结合我国当前汽车行业现状以及实证研究的结果,得到了有关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在价值链上游环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专项研发经费投入,加速顶端软件与硬件研发进程,同时加强跨领域企业专利研发,完善相关专利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增强贸易竞争力指数;在价值链中游环节,我国应继续深化汽车产业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就业结构,统筹产业链竞争优势,提升工业增加值指数,加强基础平台建设,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在价值链下游环节,销售领域上政府和企业应实施重点领域人才引进战略,优化行业人才培养结构,加强海外营销网点建设,提升民族品牌影响力,可持续领域上我国应继续加强电动化转型,提升新能源市场占有率,同时严格规范碳排放行业标准,加强新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