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欧班列
对外贸易
FDI
摘要: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过程中,从高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扩大,FDI实际利用额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升,在2020年实现了1443.7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额,成为全球第二大吸引外资的国家,仅落后于美国,同时外资也逐渐转向高端产业。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国际竞争加剧,吸引外商投资面临着世界各国均持续出台政策吸引外资、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外资流失、东中西部外资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风险和挑战。因此需要探索FDI流入新通道,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解决吸引外资遇到的问题。中欧班列是设施联通与外资流入密不可分的一环,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贸交流提供了新的运输途径,建设了我国高标准开放的新窗口,有助于培育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有鉴于此,本文研究重点为中欧班列开通与FDI流入之间的关系。主要采用以下几步。一是本文对中欧班列与FDI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时空分异、FDI流入趋势图和重心移动轨迹图对中欧班列和FDI流入之间的关系做初步判断;二是本文基于现状分析和前人关于FDI流入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研究,利用2003—2020年城市面板数据和中欧班列开通的虚拟变量,利用多期DID的方法,评估中欧班列开通对FDI流入的实证效果。并通过PSM-DID、安慰剂检验和剔除一线城市这三种方法来验证结果的稳定性。三是本文深入分析了中欧班列对FDI流入影响的作用机制,采用Sobel模型分析中欧班列是否能够通过对外贸易来促进FDI的流入。四是本文对中欧班列与FDI的关系进行异质性分析,将城市分为东、中西部和中心城市、外围城市分别分析其异质性。五是分析中欧班列开通对FDI流入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性,首先采用全局和局部莫兰来探究FDI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其次采用LM检验来识别本文适合的空间计量模型,最后采用空间误差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空间分析。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第一,现状分析和时空分异结果表明,我国FDI在2011—2020年期间取得了较快水平的发展,在中欧班列开通之后欧洲的FDI流入明显增加,并且FDI水平较高的区域往往都开通了中欧班列。第二,基准回归分析表明,中欧班列的开通能够显著地刺激FDI流入。相较于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开通城市FDI多增长45.1%,该基准回归结果在PSM-DID、安慰剂检验、剔除一线城市的检验之后依然是稳健的。第三,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促进了对外贸易从而使得FDI流入增加。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区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显著促进FDI流入,而东部地区不显著,这有助于缓解我国FDI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中欧班列开通均能够带来FDI的增长,但中心城市作用更加明显。第五,空间计量结果表明,FDI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明显,这表示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FDI的增加,也能够促进周边邻近地区FDI的增加。相较于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中欧班列开通的城市FDI要多增长44.3%,且周边地区多增长25%。结合以上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启示。第一,实施量质并举,加快中欧班列规模化发展。第二,引入企业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第三,加强中欧班列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第四,优化班列开通城市营商环境,便捷企业开展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