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RCEP
制造业对外贸易
贸易壁垒
GTAP模型
“一步法”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摘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与其他技术先进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指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才能实现建设世界强国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建设制造强国的首要任务,并通过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等措施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建设是提高制造业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发展最具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各成员国统一并强化贸易便利化措施,构建透明、公平政策环境,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价值链深度融合,将带动区域贸易发展走上新台阶,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基于此,为分析RCEP对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实现RCEP高质量实施,本文进行以下尝试:首先,在测算RCEP对中国制造业产生的经济效应时,规范关税及非关税的设定,严格按照RCEP关税承诺表以及相关的非关税壁垒变化条款进行计算,提高模拟结果与协定内容的匹配度。其次,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均衡了各经济体生产、消费及贸易结构等数据较数据库基准情形所产生的变化,使模拟结果更符合现实情况。最后,将贸易壁垒变量引入“一步法”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探究RCEP贸易壁垒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同时计算中国与其他成员国各产业之间的贸易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RCEP相应条款为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1)RCEP完成实施后中国制造业贸易规模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低技术制造业产品贸易额出现下降,而中低与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产品贸易额上升幅度较大;各制造业进出口结构发生相应变化,低技术制造业出口占比的降幅达3.16%,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进出口占比提升幅度较大。(2)中国对其他经济体进出口结构变化幅度也较大,中低与中高及高技术制造业进出口基本对RCEP成员国呈上升、非成员国呈下降趋势,低技术制造业进出口则由于国内政府及居民的需求变化对成员国呈下降趋势。(3)各贸易壁垒变化对不同技术级别制造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需根据其不同影响制定针对性措施。(4)中国与RCEP成员国制造业贸易效率均值在0.49~0.71之间,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内容上,本文以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探究RCEP中贸易壁垒变化对其规模与结构产生的影响,并探究其中的影响机制,充实了 RCEP对单个产业经济效应以及影响机制方面的实证研究。(2)数据库的使用上,对GTAP数据库进行动态递归,由于GTAP10.0数据库为固定年份(2014年)数据,本文设置GDP、人口、资本存量等冲击条件将数据库中基准年份数据递归到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均衡了各经济体生产、消费及贸易结构等数据较2014年所产生的变化,使模拟结果更符合现实情况。(3)冲击条件的设定上,根据RCEP关税承诺表中列出的基准税率,分别计算成员国各产业之间的双边关税削减率;根据RCEP具体条款设定各项非关税壁垒变化率,结合2021年各国各产业仍在实施的非关税壁垒数量,加权计算出非关税壁垒变化率,细化RCEP非关税壁垒变化对各产业的影响,提高模拟结果与协定内容的匹配度。(4)研究方法上,尝试将贸易壁垒变量引入“一步法”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探究RCEP贸易壁垒变化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影响机制,估计各贸易壁垒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影响系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RCEP相关内容,以期为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