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科技金融
对外贸易
高质量发展
摘要:
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过去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虽然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让我国在全球货物贸易额上位居首位,但是这种“低质”的外贸发展方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世界局势日益严峻,贸易冲突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发展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深化,金融与外贸之间的关系日益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也愈加明显,金融与贸易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得到关注,本文也意在探究科技金融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在现代经济体中,金融与贸易是两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独立的力量。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外贸发展的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试图分析出被科技赋予新动力的金融是如何影响外贸的发展的,探究出我国科技金融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途径与影响效果,进而对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和对外贸易高质量水平的发展提出政策性的建议,实现科技金融与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同步前进,从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出现“质”的提升。然而已有的关于科技金融与外贸之间的影响研究多关注于科技金融对出口质量、外贸结构、出口复杂度等层面的影响,而对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探究我国科技金融对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本文总结出四条作用机制,分别是技术路径,风险分散路径,比较优势路径和规模经济路径。其次,本文从科技金融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去构建其指标测度体系。对于科技金融指标体系,本文分为了科技金融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从协调性、创新性、持续性、开放性和普惠性五个维度来构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8-2020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测度,并对其发展趋势和空间发展结构作进一步的分析,测度结果显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总体水平不高,且不同区域之间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创新性发展和普惠性发展在样本期间内的增长幅度较大,开放性发展在2016年以后增长幅度较快,协调性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较高,持续性发展的在样本期间内涨幅较小,说明其发展动能不足。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结构上来看,东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通过利用核密度估计法来描绘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变趋势来看,也显示存在着一定的两极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用stata软件对科技金融影响外贸高质量发展做面板回归分析,通过豪斯曼检验本文选取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我国科技金融对外贸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推进作用。进一步地,本文从区域层面来对比分析在东、中、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在东、中、西部地区科技金融均对外贸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从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不同维度来看,科技金融的发展能够对外贸的创新性、持续性以及开放性发展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由于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较为不完善,因此应当通过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的设计出适应不同省份科技金融发展的战略部署,这样才能实现科技金融的高效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较为成熟,可以利用“两极化”现象,让先强带后强,从而实现外贸水平的整体提高;另外,可以通过优化科技金融结构,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增强出口产品质量和高新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外贸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