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外贸易
贸易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马来西亚
摘要:
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以来,双边贸易关系日渐紧密。马来西亚作为东盟成员国,长期以来与中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两国互为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国。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RCEP的生效提高了区域内成员国之间贸易的自由度和便利度,减少了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障碍,也让两国在贸易时面临来自其他成员国的竞争。在此背景下,中国与马来西亚要如何抓住机遇与面对挑战、如何提升两国之间的贸易水平、释放两国的贸易潜力,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结合前期学者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从贸易规模、商品结构、行业结构三个方面对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两国贸易存在贸易增速不稳定、贸易结构较单一、马来西亚政策多变、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四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潜力,本文选择显示性贸易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来分析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存在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随后,依托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分别研究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对贸易的影响程度。实证回归结果显示,长期因素中,经济规模和共同语言与被解释变量贸易规模呈正相关关系,而人口规模和地理距离与贸易呈负相关关系;短期因素中,政治稳定性、投资自由度、中国对贸易伙伴国投资存量以及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减少贸易阻碍,而监管质量和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会增加贸易阻碍。在回归结果的基础上对贸易潜力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效率在0.3~0.5左右,可拓展的贸易潜力大于实际贸易额,两国的贸易效率与潜力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基于上述对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加强与马来西亚沟通与合作、优化贸易结构、扩大对马来西亚直接投资、完善“两国双园”的区域合作机制、利用数字经济寻求两国贸易新增长、重视文化交流与理解等六个方面的建议。
本文对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有利于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高中国对外经贸水平,以及为中国与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并且通过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研究,能够为中国与东盟其他国家的贸易提供参考,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向好发展具有现实意义。